编号 |
|
繁峙县课题认领活动
暨教育教学课题规划
课题申请·立项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关于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研究
学 科 分 类 基 础 教 育 与 课 堂 教 学
课 题 负 责 人 刘 焱
负责人所在单位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砂河第四小学
填 表 日 期2019-03-18
繁峙县教育局 制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 《关于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研究》 | ||||||||||||||||
关键词 | 农村 小学生 综合素养 特色课程 | ||||||||||||||||
课题类别 | B规划课题 | 学科分类 | D基础教育与课堂教学 | 研究类型 | A基础研究 | ||||||||||||
负责人姓名 | 刘焱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日期 | 1980年 6 月 | ||||||||||
行政职务 | 教师 | 专业职务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研究专长 | 课堂教学改革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 身份证号 | 142****98006041748 | ||||||||||||
工作单位 | 繁峙县砂河镇第四小学 | 电子信箱 | 2745460****@qq.com | ||||||||||||||
通讯地址 | 繁峙县砂河镇第四小学 | 邮政编码 | 034302 | ||||||||||||||
联系电话 | (单位) (家庭) (手机)155****4499 | ||||||||||||||||
主
要
参
加
者 | 姓 名 | 出生年月 | 专业职务 | 研究专长 | 学历 | 学位 | 工 作 单 位 | ||||||||||
智慧强 | 1971.11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课堂改革 | 大专 |
| 繁峙县砂河镇第四小学 | |||||||||||
孙润计 | 1972.11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课堂改革 | 大专 |
| 繁峙县砂河镇第四小学 | |||||||||||
仝福全 | 1974.05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课堂改革 | 大专 |
| 繁峙县砂河镇第四小学 | |||||||||||
安学峰 | 1978.06 | 中小学二级教师 | 课堂改革 | 大专 |
| 繁峙县砂河镇第四小学 | |||||||||||
李 明 | 1980.09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课堂改革 | 本科 |
| 繁峙县砂河镇第四小学 | |||||||||||
张海萍 | 1985.07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课堂改革 | 本科 |
| 繁峙县砂河镇第四小学 | |||||||||||
杜晓玲 | 1984.02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课堂改革 | 本科 |
| 繁峙县砂河镇第四小学 | |||||||||||
魏新荣 | 1976.01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课堂改革 | 本科 |
| 繁峙县砂河镇第四小学 | |||||||||||
梁万英 | 1978.03 | 中小学二级教师 | 课堂改革 | 本科 |
| 繁峙县砂河镇第四小学 | |||||||||||
预期最终成果 | B研究论文 C研究报告 | 预计完成时间 | 2020年2月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总字数限1000字内,可加页。) |
研究目标: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培养教师的大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环境创设为渠道,探索新时期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模式、方法与途径。 研究假设: 1、学生发展 (1)、全体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素质全面发展,特长显著提高,能享受艺术的美感与快乐。 (2)、在艺术课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快乐地生活,健康成长。 (3)、促进学生人格和人性得到发展。 2、学校发展 拟创新点: 1、特色化 ①、选取不同于邻居学校的兴趣特色班,如:组织西洋乐队、合唱团、鼓乐队等。 ②、电脑多媒体、采编仪进课堂,共享了课外收集与音乐教材相关的音像资料;创建录播室,现场拍摄课堂教学活动、场景活动。 2、个别化 ①、低段学生以“动”为主的活动。如吟唱经典、集体舞、小乐队、音乐剧等音乐课外活动。美术方面确立低段学生以儿童画为主。体育方面做到规范队列队形。 ②、中段学生结合技巧。如进行乐器电子琴、葫芦丝齐奏等形式,独立作画、练习基本体育技能等,要求个体与群体和谐。 ③、高段以培养艺术表现能力为主。如成立鼓乐队、举行合唱比赛、音乐黑板报设计、音乐会,让学生当个音乐小主人。高段学生以写生画、素描、色彩、国画为主要的训练内容,要求能有自己的个性。体育方面,成立运动协会,参加校级及县级的各项比赛。 研究思路: 1、提高认识,形成艺术特色教育氛围。 2、挖掘潜力,强化艺术教师队伍建设。3、开展研究,提高教研教学能力。4、立足课堂,优化艺术教育教学。5、以课外活动为阵地,自主学习特长。 6、以 “艺术节”为舞台,展示艺术特长。7、 以环境、外部资源为依托,营造艺术氛围。 8、推进其它学科改革,注重学科相互渗透。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阅读国内外有关相关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学生兴趣的调查、课外活动的反馈调查。 3、行动研究:设计方案——行动——反思、总结三个环节。 技术路线: 前期调研——课题论证——课题纲要——课题计划——实践探索——反思调试——收集资料——总结分析——构建模式——形成报告——推广应用 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9年3月) ①、组织课题组成员收集、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拟订本课题实施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 ②、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课题实施方案,了解研究的目的意义、具体操作方法。在理论学习与思想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并列入学校工作计划。 ③、课题组对本校学生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形成书面分析材料。 2、实施阶段(2019年4月—2020年1月) ①、第一阶段:理念宣讲与普及阶段(2019年4月)学习有关理论。 ②、第二阶段:研究领悟与交流阶段(2019年5月——2019年7月) a、在专职教师层内讨论:如何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研究。 b、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析,为制订活动计划作铺垫。 c、形成课外活动开展的流程图。 ③、第三阶段:系统设计与推介阶段(2019年9月——2019年12月) a、进行课外活动方案设计并实施。 b、制订课外活动的工作计划,包括阅读、书法、国学经典诵读与吟唱、乐器、美术、演讲六大部分的详细计划安排(内容、目的、要求、时间、地点)。 c、各组定期开展各项活动。 创建走廊文化,提升校园艺术氛围。利用学生在课外兴趣活动中的优秀作品装饰校园走廊的墙面以及橱窗布置。通过这样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充满自信,激发了学生的对艺术的热爱。 定期在校内开展“演讲比赛”“吟诵经典比赛”“歌咏比赛”“书法比赛” “绘画大赛”“校园舞比赛”“ 广播操比赛”“校运会”“器乐表演”等活动,使一批出类拔萃的少年脱颖而出,让孩子们的创造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升华。 充分发挥家长的艺术才能,邀请家长与孩子同台表演,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加深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④、第四阶段:总结与正常化阶段(2020年1月) 对照活动开展进行总结、评价,进一步推进实验。 3、总结阶段(2020年2月) ①、收集课题相关资料,撰写课题报告。 ②、做好相关后继研究与推广工作。
|
三、预期研究成果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 责 人 |
| 2020.2 | 《关于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研究》 | B研究论文 C研究报告 | 刘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 |
单位意见 |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五、学科评审组评审意见
评审组评审意见 |
评审组长签章: 年 月 日 |
六、繁峙县课题认领活动领导组审批意见
公 章 (繁峙县教育局研究室代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报送一式3份,教育局党办、考核办、教研室各1份。
二、本表须经学校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三、本课题要求立足教学实际,有理论依据,有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及成果总结,切忌照搬抄袭。
![]() |
![]() |
![]() |
![]() |
![]() |
![]() |